原标题:监管趋紧 电视购物产业或重新出发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消息,针对监看发现部分电视购物频道播出的收藏类购物节目存在虚假宣传等违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近期组织有关省局开展全国电视购物频道收藏类购物节目专项清查整治工作。目前,涉及19个购物频道有违规问题的23档收藏类购物节目已全部停播,同时停止了相关违规商品销售。
电视购物套路深
或许会有人疑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有人会每天看电视并且在电视节目中购物吗?事实上,与网络直播购物相比,电视购物不需要智能手机,不需要下载App,对许多缺乏网络购物经验的老年人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虽然国家广电总局并未发布受骗的实际案例,但查阅各大社交网站不难发现,被电视购物广告宣传迷惑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一名知乎用户就在平台发文称,其父母“沉迷电视购物上的各式收藏品,做着一夜暴富的发财梦”,手里一有钱就去买,甚至贷款买。
电视购物的套路很深,让很多老年人防不胜防。低价折扣、限时抢购,还有各种赠品好礼相送,有的甚至打进电话就能赠送好礼,预付订金就能选购所谓优质商品,吸引消费者冲动消费的套路可谓花样百出。
有消费者反映,有的电视购物商品涉嫌虚假宣传,时常货不对板。电视广告中呈现的商品往往功能特别全、性能特别好、价格特别实惠,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消费者实际收到的货品往往与电视广告中有所不同,如有的食品缺斤短两、品相不佳,有的服装材质与标称不符、规格不符,有的电子产品以旧充新、以次充好,等等。在被曝光的一些电视购物广告中,假冒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带货”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均涉及虚假宣传。
不仅如此,电视购物平台还存在经营者信息真真假假的现象,消费者难以查证。据了解,电视广告受众覆盖地域广,黑龙江的消费者可能是通过北京电视台看到的广告进行下单,发货地则可能是在天津,而售后则可能在广东、福建。类似情况十分普遍,各种信息真真假假,只有收款信息和付款码最真,消费者既不知情,也难以查询对应的经营者信息,这也为后续处理消费纠纷和维权增加了难度。
规范管理出重拳
电视购物在国际上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情节、有故事,经过精心设计和包装,既含信息,又有广告,欣赏性娱乐性较强,一般选在收视率较高的频道和时段插播;另一种是以现场直播的方式直接售卖,娱乐性成分较少,可以在某一频道滚动播出。
业内人士称,一些电视购物广告要在几分钟内抓住观众的眼球并促成交易,常用的手段是夸大产品的功效,并宣称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普通产品长期都不能达到的效果。这种产品的神奇成分和效果,基本上都是胡编乱造,根本没有科学性。这些广告所宣传的神奇物质,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就是没有神奇功能,而那些所谓的研发机构也是子虚乌有。
专家分析,由于我国电视直销行业缺乏行业协会的监管,且针对电视直销的专门立法也相对滞后,缺乏行业标准,行业门槛低,是造成该行业鱼龙混杂的主要原因。随着一幕幕电视直销骗局被拆穿,消费者的利益和电视媒体的公众信誉度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根据《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规定,所有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将作为广告管理,而在电视购物频道播出的居家购物节目将作为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管理。这也意味着,播出机构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国家广电总局重拳出击,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彻底整治电视购物乱象的决心。电视购物行业的诚信重塑任重道远;政府、电视购物企业、消费者三方应共同努力,各自承担肩负着的社会责任,全面推动电视购物行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监管之下重新出发
据了解,电视购物是一种无店铺销售模式,最早出现在传媒业发达的美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电视购物遍布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已经成长为世界零售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我国,电视购物产业也曾辉煌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电视购物逐渐降温。截至2017年,国内获得经营许可的电视购物平台只剩下34家。行业内老牌玩家橡果国际甚至已经暂停了电视直销渠道,它的地位则被后来居上的东方购物所取代,目前东方购物成为行业内的顶尖选手。
据业内人士介绍,2017年电视购物行业整体销售金额为363亿元,2018年为313亿元,超变态SF奇迹MU,虽然整体呈下跌趋势,但市场大盘仍然稳定。另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间,江西风尚购物、芒果超媒(快乐购零售业务)、东方购物的净利润分别为-3198.9万元、1456.27万元和1.96亿元,营业成本则居高不下,分别为1.21亿元、4.95亿元和23.96亿元。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