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网页版私服

当前位置:主页 > 网页版木瓜奇迹 > 正文

大兰奇迹MU网页私服村下山记

作者: 经典奇迹网页版 来源:www.53ART.org.cn 发布时间:2018-11-28

关键词: ┊阅读:次┊

原标题:大兰村下山记

□人民日报记者 王明峰

7月的两场暴雨,导致四川多地发生地质灾害。如何防灾减灾,把危害降到最低?成都市龙泉驿区引导辖区内山区居民生态搬迁,不仅使山民告别忧心忡忡的夏日,且带给他们改善生活的希望。然而,生态搬迁成本高、后期工作纷繁复杂,龙泉驿如何处理应对?又是怎样拉开搬迁大幕?记者实地走访大兰村展开调查。

“干也难雨也难,不干不雨依然难”

龙泉驿区山区面积占42.45%,坝区(包括浅丘区)面积占57.55%。全区防汛隐患点542个,其中山区地质灾害点411个。

龙泉驿区大面街道龙华社区的张代萍以前生活在万兴乡大兰村六组,就处在地质灾害点上。大兰村位于林家湾山深处,从山腰到山沟底部,沿途多有滑坡痕迹。“整个山体是页岩体,盛不住水,天旱的时候,没水吃;下雨后,土质疏松,小的滑坡很多。”万兴乡党委副书记梁成武解释道。

林家湾山呈U形,山势较高,山的第一台是大型崩塌区,坡陡,岩石破碎,逢雨容易崩塌,砸到老百姓房子。第二台是斜坡,常年耕作,植被受损,遭遇暴雨,也容易滑坡。沟底集雨面积大,暴雨降临后瞬间形成山洪。

“暴雨天不敢住,有危险;干旱天不能住,没水吃。”回忆起山上生活,张代萍心有余悸。

除了地质灾害的威胁,还有诸多困难: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增收难、安居难、保障难、通讯难等。老百姓自编顺口溜形容为“干也难雨也难,不干不雨依然难”。

为解决山上村民民生难题,区里投入大量资金,但见效缓慢。心系8.4万山区农民根治贫穷、安居乐业的迫切愿望,区里最终决定:与其“挖山”不止,不如移民进城。2006年,龙泉驿区探路生态移民实践。

“动地、动房、动人,激活农村土地资源价值”

大兰村村医张潮洲从三组搬到春秋名邸小区后,住进91平方米的两居室。以前,张潮洲生活在半山坡上,房屋带院坝,宅基地共有151平方米,住着宽敞,但他更喜欢现在的社区生活,“不仅自家人住着舒适,给人看病也更方便了。”

大兰村移民进城,采取团购商品房的安置方式。进城后,每人35平方米的城镇住房、10平方米的兴业物业,并为符合参保条件移民一次性购买了城镇社保。据测算,大兰村移民人均成本约25万元。

大兰村有户籍人口1646人,生态移民成本投入共需4.1亿元。这笔钱从哪里来?

“依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引进市场投资主体,采取‘动地、动房、动人’三结合方式,激活农村土地资源价值,让山区农民分享土地级差地租红利。”龙泉驿区区委书记陈争鸣介绍说。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怎么“赚钱”?记者算了笔账:大兰村人均宅基地151平方米,集体建设用地总面积达373.35亩。宅基地复垦后,长久流转农用地面积13500亩,产生集体建设用地挂钩指标362.1亩,挂钩到城镇规划区,通过建设用地出让实现较高的级差地租收益。

这样就有效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难题。目前,龙泉驿区已完成万兴乡大兰村等6个村、1.96万人移民进城。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张代萍今年4月份刚满50岁,当月领到800元社保。一家四口,除了她都有工作。“女娃子在卖吃的,女婿在上班,老伴在工地上打工。”62岁的张潮洲每月社保1324.21元。老伴是退休教师,每月退休金3000多元。加上自己给社区居民看病的收入,一家人生活宽裕。

乡邻进城后的幸福生活,让等待移民的林桂英很是羡慕,奇迹私服,“我已参加了月嫂、厨师培训,盼望着生态移民进城的步伐能加快点。”

近年来,龙泉驿区依托成都市经开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生态移民是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支撑进行的解决山区贫困的新尝试,同时也被称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升级版”。

就业和社保是龙泉驿区移民进城优先考虑的两件事。

移民前抓培训,下山过程中抓就业,就业后抓综合服务,保障农民进城后充分就业。“具体讲就是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服则服、宜创则创。”龙泉驿区副区长陈茂禄介绍说,大兰村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劳动力887人中,863人已就业,就业率达 97.37%。

农民进城后,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购买社保。“按现行社保政策男的60岁、女的55岁就可以领到1100元左右养老金,基本生活保障无忧。”陈茂禄补充说,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农民还有年终集体收益分红。大兰村人均纯收入2012年达到15550元,比移民进城前的2008年增长了1.8倍。

农民进城之后,山上的宅基地复垦,山地坡地退耕还林,生态逐步恢复。以前,林家湾山光秃秃的,现在植被茂盛,满山翠绿。曾在山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张代萍感慨“现在回去都找不到路了”。

说到下一步打算,陈争鸣坚定地说,接下来要帮助山区40个村、6.44万农民根本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彻底告别艰难困苦的穷山村,过上富裕文明幸福的新生活。

(原载《人民日报》7月31日第6版)

大兰奇迹MU网页私服村下山记

加入收藏 查看评论复制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