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明清时期专制的中央集权也在高度发展,来自民间的创造力日益削弱,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数量增加、质量停滞的时代。这个时期的中国,在世界文明的赛场中逐渐落后,又因为虚弱与自我陶醉错失了开拓市场、拥抱世界的机会,以致中华文明在近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19世纪以后,西方列强倚恃坚船利炮通过丝绸之路而来。他们在中华大地上到处抢滩夺地,划分势力范围,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蒙上了一层重重的雾霾。
“一带一路”倡议,以丝路精神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历经70多年的积淀,一个自信的新中国屹立于东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丝路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是陆、海、空并重,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绸之路精神,提倡文明的交流、对话,不断深化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形成人类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以和为贵,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华文明的底线之一。无论强大还是弱小,无论先进还是落后,中华民族从来都致力于提升自己,帮助他人,漫漫五千年的历史,无不向世界证明了这一点。秉承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理念,是新时代“以和为贵”精神的具体表现。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是70多年来中国外交实践所体现的鲜明特色。
丝绸之路的实践,历经了陆上丝路的车马时代,也经过了海上丝路的轮船时代,一直到今天的陆、海、空综合交通时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角色与身影,一直清晰而自信。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重读丝路历史,,重温丝路精神,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尤为重要。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