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8年以来,动力电池行业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化趋势。根据真锂研究装机数据,2018年1-10月,国内动力电池CR5集中度达到77.78%,较17年全年的61.59%上升超过16个pcts。尤其对于TOP2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而言,其18年累计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1.28%和23.57%,远远领先于第三名4.74%的比重。
优质产能供不应求,龙头加速扩产中。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动力电池产能达145.6GWh,但实际出货量仅41.4GWh,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然而,优质的电池产品却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
宁德时代全年基本处于满产满销状态,车企为获得供应保障纷纷与其展开合作:上汽、广汽、东风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华晨宝马、上汽通用、江铃与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比亚迪电池目前以内供为主,未来随着供应链的开放,产业的竞争合作关系或将发生变化。
宁德时代2017年产能为18GWh,截至18年前三季度,产能增加至20GWh,预计全年产能至少在28GWh。比亚迪前三季度产能为17.5GWh,预计全年产能也在24GWh以上。在龙头企业高产能利用率的情况下,两家企业都具备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计划。其中,宁德时代规划到2020年达到50GWh产能,加上合资公司时代上汽、时代广汽、东风时代、德国工厂等产能,合计产能规划达100GWh以上。比亚迪原规划至2020年将产能扩张至40GWh,随着年产24GWh动力电池工厂于今年6月在青海下线,2020年产能目标也随之上调至60GWh。
优质厂商具备强话语权,利润向龙头集中。正是在优质产能短缺的背景下,动力电池龙头在产业链中具备较强的话语权,对于价格的控制力超出市场预期。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宁德时代前三季度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9.85%和88.71%,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31.27%和16.08%,较第二季度环比分别提高0.96和5.45pcts。
从现金流角度看,公司预收账款在营收占比在Q3达到17.44%,较上半年的3.7%大幅上升;同时经营性现金流也在逐级好转,体现了其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
2.2.2海外布局加速,中国芯抢滩全球市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海外市场的布局尤为重要。2018年1-9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16.5万辆,同比增长47%,其中海外市场销售55.7万辆,占比47.8%。而从汽车集团的表现来看,前十名的品牌中,海外品牌占据五席,分别为特斯拉、雷诺-日产、宝马、大众、现代-起亚。通用、丰田、戴姆勒等位列其后。一方面,在严格的燃油排放标准政策,以及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日益临近下,海外车企的电动化布局势必将加速,海外市场的销售比重也有望提升;另一方面,从这些车企的规划来看,未来几年将有大量新车型推出,届时对优质电池的需求量预计将大幅增加。
国内电池厂商积极推动外资车企认证合作,已迈出重要一步。宁德时代无疑是当前海外进展最为领先的国内电池企业。2018年,CATL接连进入到大众、戴姆勒、日产雷诺、宝马、丰田、捷豹路虎等车企的供应链中,并于日本设立子公司CATJ、于德国图林根州启动建设首座海外工厂。海外网点的布局体现了CATL对于攻下传统德企、日企的决心。此外,亿纬锂能于8月与戴姆勒签订多年供货协议、比亚迪在纯电动大巴领域进入到欧、美、日、韩等市场,海外市场在持续开拓中。
2.2.3三国鼎立,中日韩龙头竞争力凸显
在中国市场,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短期内难以受到其他本土企业的冲击。从中长期视角来看,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出,中国市场将加速走向开放,竞争格局的分析也更应该用全球视角来看待。
中日韩龙头将主导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日韩企业在19世纪末便开始布局锂电池业务,具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与生产经验,普遍为海外车企配套电池;中国企业得益于国内市场的迅猛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凭借灵活的市场反应度,在全球市场中逐渐提升市场份额。当前,LG化学、三星SDI、松下、CATL四家电池企业的市场与技术优势最为领先,其中,LG化学和三星SDI深耕欧美市场;松下深度绑定特斯拉;CATL立足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
LG化学:软包技术领先,客户遍布全球。2010年LG化学研制成功世上首批PHEV软包电芯,并于次年开始生产BEV软包电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软包电池龙头。LG化学的电动汽车客户遍布美国、欧洲、中国、韩国,分布较广,且均为国际知名车企。在全球20大汽车品牌中,LG化学已与其中13家展开合作,且不论产能,单从合作厂家数目来看,LG化学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车用锂电池供应商。
在EV领域,LG配套的量产车型主要有雷诺的Twizy、ZOE、Fluence,福特Focus、通用的Spark、Bolt,HMC IONIC等国际热销车型,累计销量近29万辆。在PHEV领域,LG配套的量产车型主要有沃尔沃的V60、S60L、XC90,凯迪拉克ELR、雪佛兰Volt、荣威e950、荣威e550等全球热销车型,累计销量近24万辆。
松下:深度绑定特斯拉,成本与能量密度优势明显。松下的整车客户主要为特斯拉,是特斯拉的独家战略供应商。也正是凭借着与特斯拉的合作,松下动力电池业务迅速崛起。2018年1-9月,特斯拉共销售13.5万辆,销量位列全球第二。伴随着Model 3产能问题的释放以及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其对动力电池的需求空间将非常大。
技术角度,松下采用的高镍硅碳电池,能量密度在全球范围内是最高的。其中Model 3采用的21700型NCA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以达到300wh/kg(实测为260wh/kg),高于国内使用率最高的NCM523体系单体200wh/kg的水平,甚至高于国内刚刚出现且最为领先的NCM 811体系单体250Wh/kg的水平。同时,由于NCA材料的钴含量低、圆柱形电池的生产工艺成熟且良品率高,整体成本更具备优势。
三星SDI:合作BMW,主打方形电芯。三星于2008年进入到动力电池领域,并于次年实现对BMW车型的配套。通过与宝马的合作,三星的动力电池市场迅速打开,截至目前被选为30多个汽车电气化项目的核心电池供应商,并且项目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三星配套的车型包括宝马i3、宝马i8、AudiQ7、保时捷Vayenne S、大众e-Golf等。其中,宝马的销量占比在60%左右。
三星SDI以方形电池为主,这一点与CATL较为重叠。壳体多为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内部采用卷绕式或叠片式工艺,对电芯的保护作用优于于软包电池,电芯安全性相对圆柱型电池也有了较大改善。目前方形电池到模组的成组效率可达到88%,高于软包、圆柱电池的成组效率。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