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网页版私服

当前位置:主页 > 1.03H复古奇迹页游 > 正文

2018年度储能、电轻变私服奇迹MU动汽车、特高压等方面投资策略(27)

作者: 经典奇迹网页版 来源:www.53ART.org.cn 发布时间:2020-10-01

关键词: ┊阅读:次┊

以技术为矛,高研发投入领先行业: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不断更迭,对企业的研发实力提出高要求。公司2018年H1研发费用投入7.18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11.16%,3Q研发投入4.29亿,领先同业,公司凭借高额的研发投入,不断完善研发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全球领先实验室,产品技术媲美日韩。公司在发展常规NCM三元正极材料同时,还开发出4C高倍率电芯,技术领先于三星、LG等海外企业,待成本改善推出市场将彻底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慢的痛点问题。

政策倒逼技术进步,盈利改善迎万亿市场:补贴退坡导致全产业链盈利能力探底,CATL作为电池龙头,对上游的议价能力更强、在下游的客户基础更广阔,抗压能力相对较强。从定价交付以及应收预收等多个维度来看,都体现出公司产品技术领先品质优异,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183Q,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6.03亿元,同比增长423.27%;预收账款17.05亿元,同比增长739.01%。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6/46.7/63.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2、2.13、2.89。维持公司买入-A 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90.00元。

风险提示:国内补贴政策调整力度过大,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竞争加剧或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6.3.2.当升科技:技术升级,高镍产能扩张助业绩增长

技术领先同业,客户定位高端:公司高镍多元材料的研发水平及产品性能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毫不逊色,公司在固态锂电等前瞻性材料研发方面也已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正在为欧、美以及国内等多个具有固态锂电领先技术的国际知名公司和科研机构进行配套开发,并已完成对国内外多个客户送样,产品性能获得广泛认可。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积极加强与Tesla、大众、BMW、现代、日产等国际客户的交流与合作,部分国际著名车企配套动力电池已通过认证并开始导入公司动力型正极材料产品,预计2019年逐步实现放量;在储能领域,储能多元材料全部用于出口海外客户(三星SDI、LG化学),应用于国外高端储能项目,牢固占据了国际储能高端供应链。

高镍正极材料领先市场,NCA有望年内推向市场: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强高镍多元材料的开发和市场布局,2015年即向国际大客户批量销售了动力NCM622,随后又开发出更高镍的NCM811和NCA,目前已形成了高容量、高压实、高电压、单晶形貌且性能稳定的多系列高镍产品体系。其中,高镍动力NCM811多项性能指标优于市场同类产品,受到客户高度评价。动力NCA材料完成中试工艺定型,容量和循环保持率具有明显优势,预计今年年内批量推向市场。预计2019年下半年国内811体系电池将会集中上市,公司届时新增1.8万吨高镍正极材料产能,业绩增长可期。

三元材料供不应求,产能布局进展顺利:根据高工锂电数据,公司3Q出货方面:LCO出货量达550吨,NCM出货量达3600吨,总出货量达4150吨;产能方面:LCO产能约750吨,NCM产能约3250吨,全年LCO产能约2000吨,多元材料产能约1.4万吨(其中NCM811/NCA约4000吨),总产能约1.6万吨。公司当前的产量供不应求,产线全部处于满产状态。报告期内公司同时启动了江苏当升锂电正极材料三期工程的建设和江苏常州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的筹建,积极加快产能布局,江苏当升三期工程将为公司带来新增产能1.8万吨;常州金坛生产基地远期规划年产能10万吨,首期规划年产能5万吨,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总投资额33.55亿元人民币。

6.3.3.新宙邦:经营环比持续改善,海外布局加速拓展

技术品牌效应明显,聚焦战略客户:公司坚持自主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始终保持在5%以上,高于行业平均,并已取得相应成果。截止17年末,公司已申请并被受理的发明专利共有335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取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 114项,申请国内外注册商标71个。公司通过收购兼并实现产品专利整合,形成特有的技术优势,打造包括产能布局、技术、服务一体的高质量品牌,聚集忠实客户。公司深耕行业高端客户,基本实现了动力电池国内外高端客户的全覆盖,积蓄了众多业内的优质战略客户,包括LG化学、三星、索尼、松下等。

电解液量价齐升,海外布局加速:三季度受到溶剂市场涨价影响,电解液厂商相继涨价,止住16年以来的价格跌势。从GGII统计数据看,数码型和动力型电解液行业均价分别环比上升4.3%和4.9%。同时,在六氟磷酸锂继续下探的情况下,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改善,预计较上半年的27.1%将有所回升。从出货情况看,公司三季度总出货量6700吨,环比增20%,前三季度累计出货量1.74万吨,超过17年全年的量。183Q,公司与巴斯夫达成协议,收购其在欧美地区电解液业务,订单将由公司在国内的生产基地进行交付。完善专利布局的同时,公司海外版图进一步扩张,与波兰基地形成协同效应,更好的辐射欧美地区客户,并且享受相对于国内更高的溢价。

价格回归稳定,经营环比持续改善:18Q3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6.23%;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77%和17.39%,体现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分业务板块来看:1)铝电容器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业务拓展顺利,不断提升整体盈利能力;2)电解液受原材料供应紧缩影响价格回归稳定,改善经营业绩。展望4季度,电解液涨价效应将继续有所体现、半导体化学品逐渐起步抬升利润率、高盈利性产品保持增长,全年业绩有望迎拐点。

高毛利电容器、有机氟化学品稳定增长:随着下游行业转暖,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优化,公司铝电容器化学品业务进展顺利,年中毛利率水平为37.14%,较2017年的36.41%有小幅提升。此外,公司有机氟化学品业务盈利能力最强,2018年中毛利率水平为49.91%。该业务目前在手订单较多,全年有望延续增长态势。19年,随着海斯福项目的投产,产能紧张问题将得到解决,助力业绩进一步释放。

6.3.4.璞泰来:专注技术与新品开发,负极产能持续提升

专注于锂电池中游核心材料与自动化工艺设备领域: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锂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负极材料、涂覆隔膜、铝塑包装膜以及自动化涂布机等。为下游客户提供专业性、高品质的新能源锂离子电池材料及专业工艺设备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渠道共享、研发合作、工艺配套等实现关键业务价值链的产业协同。

负极材料产能持续提升,技术和研发优势领先:18年Q3子公司江西紫宸负极材料出货量为7500吨,基本处于满产状态。预计18年底和19年,公司负极产能将分别扩张至3万吨和5万吨。江西紫宸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持续的研发投入,确保了其在常规、新型负极材料上均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连续开发出多款技术含量高、符合市场需求的负极材料产品。其主流产品的首次放电容量达360mAh/g以上,配向性(I004/I110)小于10,压实密度达1.7g/cm3以上,循环寿命1000 次容量保持在80%以上。公司凭借凸显的技术优势和优异的产品性能,获得ATL、CATL、三星SDI、LG化学、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高端客户的认可。

加入收藏 查看评论复制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