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次项目核准宏观经济背景,我们预估这些线路将在3-4年完成,大部分主设备订单将在2年内完成交付,以主要主设备公司2017年营收做基准,简单测算下这14条线路未来释放订单对于各公司的收入弹性,结果如下表所示。
4.2.配网投资力度加大,新业务模式利好龙头设备企业
4.2.1.配电网侧投资力度正在加大
补欠帐迫在眉睫,配电网侧投资力度已在加大。近年来,随着特高压骨干网架建成及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配网投资补欠账的进程正在加快。2017年度,我国110KV以下(含110KV)电网工程新增建设投资规模达到3,064亿元,2013-2017年间投资复合增速达到11.48%。而从投资结构来看,110KV以下(含110KV)电网工程在电网投资中的占比也从2013年的51.5%上升达到了57.4%,平均每年提升1.48Pcts。
源网荷的变化加快配电网走向智能化阶段。配电网是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是连接电网与用户的重要纽带。随着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和节能减排战略的加快实施,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大量应用,配电网正在由传统的无源网络成为有源网络,功能和形态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对供电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网建设重心由主干网向配网侧转移。未来,我国电网投资的重心将由主干网向配网侧转移,提升配网、农网供电水平,增强电网服务清洁能源成未来趋势。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配电网投资将超过20,000亿元;其中,继保、智能变电站、配网建设、用电领域、电网调度、电力信息通信等领域市场规模分别约90亿、1000亿、17000亿、2000亿、251亿、79亿。
4.2.2.增量配网/微网逐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增量配网与微电网开始逐渐走到政策前台。自2015年3月“电改9号文”出台以来,电力行业体制改革进展显著。“电改9号文”的核心要义在于:“放开两头”引投资,“管住中间”降电价,并提出了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需求侧管理、放开售电业务等七大重点任务。在配用电侧,关注度最高的则是售电业务放开和增量配网建设。
前3批增量配网291个项目确定,微网/多能互补等107个项目陆续落地。在第一批106个增量配网项目评定之后,23个多能互补试点、56个能源互联网试点、以及28个微电网试点项目相继出台。其中微电网项目可以看成增量配网项目的延伸,增量配电网主要是指110KV或者220KV以下的电网,而微电网的范围主要限定在35KV、20MW以内的可实现大部分自我供给平衡的电网。2017年7月和2018年4月,发改委先后核准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共186个增量配网的试点园区。
预估这些项目的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520亿元。增量配网的投资额根据覆盖范围和负载情况,所需变电站、电缆等设备的数量不一。根据部分已经招标的增量配网和微网项目的投资情况,我们简单测算,前三批增量配网和三批微网及多能互补等示范项目的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520亿元。
4.2.3.配网租赁等新模式正在全面铺开
配网设备领域呈现天然的分散格局。相对于输配电领域的高度集中,配网设备领域呈现出现分散化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配网建设项目分散、数量多且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决定的。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3次配网设备招标共计3,456包物资,中标企业数达到811家。按中标包数统计,排名第1的平高集团旗下共8家经营主体合计中标139包,占比4.0%,平均每家经营主体不到0.5%。即使是具备技术和资源双重优势的国网旗下5家产业单位,合计中标占比也仅15.4%。
配网投资主体多元化,新业务模式正逐步兴起。在新一轮电改的推动下,配电网的投资运营主体将由电网公司主导逐步往电网、地方政府、企业等多元化、分散化方向发展。配网主体分散化,使得具备解决方案能力的配网装备企业加快总包转型与模式创新。同时,两家电网公司及共下属的网省公司,在扩大基础配电网建设的同时也在加大对增量配电网的的关注。从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资产负债率及提高投资灵活性等角度考虑,各网省公司也在与设备企业试水配网设备租赁、配网节能、配网运检外包等多种新业务模式。
平高已开先河,近期签订三项配网租赁合同共计49亿元。近年来,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等国网系的设备企业都在积极与各省网公司展开密切合作,通过配网租赁、配网节能、运维运检等新业务模式提升在配网设备领域的话语权。平高电气在2018年下半年取得持续突破:9月21日,平高集团拿到浙江省网16.70亿配网订单;11月19日与甘肃省网签订15.44亿配网合同;11月29与山东省网签订16.92亿元配合同。2018年下半年以来,公司配网新业务在手订单已经达到49.06亿元。
除平高电气外,同属国网系的上市公司国电南瑞和许继电气此前在安徽、福建等省市也已经开始小范围开展配网租赁等新业务的合作,网外的中国西电也在做类似的尝试。我们认为随着电改的持续深入,这类新的业务模式在配网设备领域的占比将会持续提高。如南瑞、平高、许继、西电这些在电力装备领域技术全球领先、同时具备设计、施工和资金实力企业在新的业态下优势更加显著,有望快速提升在配网设备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4.3.关注低压电器行业集中度提升
4.3.1. 低压电器行业有望保持10%的稳定增长
低压电器行业国内总产值超过700亿元,2000-2017年,低压电器行业的复合增速一直维持在10-15%的水平。随着下游建筑、基础设施、工业、配电网和新能源等领域的稳定增长,低压电器行业未来增速有望维持10%以上。若将近年来持续高增速的照明、电工等广义低压电器考虑在内,则低压电器行业的增速会远高于10%。
4.3.2.行业呈现三大趋势,集中度稳步提升
低压电器行业正呈现三大趋势:1)国产品牌强势崛起。过去10年国内低压电器龙头企业研发费用投入CAGR超过20%,新产品也不断落地。在多数下游应用领域,国内厂商已经逐步具备替代Shneider、ABB、Siemens等外资产品的优势。2)国产品牌快速复制复制Shneider、Siemens等外资的发展路径,持续发力行业客户进军高端行业市场,并从元件走向集成提供电气化全面解决方案。3)国产品牌的全球化之路正在步步推进。国产品牌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正通过集成与海外设厂等一系列的布局,未来有望在海外市场中斩获更多的份额和品牌认知。
行业集中度正稳步提升。近几年来,以施耐德、ABB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增速放缓,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头部公司份额逐步集中,以正泰电器、良信电器为代表的本土民营企业,具备向客户提供给全面服务和各种类产品的能力,拥有根植本土的庞大营销网络和成本优势,在技术、品牌、资金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