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电建设的整个流程来看,核准量与招标量是下游开工建设的先行指标,而目前无论从核准量,还是招标量来看,均与下游吊装量产生了背离,这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风电开发建设区域结构的改变以及标杆电价下调触发条件的改变。
从核准量来看,截至2017年,我国风电机组累计核准容量共计283.63GW,而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共计188.39GW,这意味着仍有95.24GW项目核准未建,且这些项目均位于非限电地区。根据最新的电价下调触发条件,上述95.24GW的项目需要在2019年底前开工建设,以获得0.47-0.60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否则上网电价将被调整为0.40-0.57元/千瓦时。因此,我们认为2019年风电有望迎来抢装,预计2019年新增装机有望达到30GW。
3.2.4. 招标价企稳回升,原材料成本下行
2016年以来,全国风电新增公开招标容量维持历史高位水平,当年招标容量达28.3GW,同比增长51.34%,创历史纪录;2017年,全国风电新增公开招标27.3GW,依然维持在高位水平;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风电新增公开招标容量23.9GW,同比增长11.7%,其中三季度单季度招标容量7.2GW,同比增长18%,招标量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
风电招标量维持高位的根本原因在于风电运营的收益率较高,而这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利用小时数和标杆上网电价是决定风电运营内部收益率的核心因素。以三类资源区为例,按照一定的假设,在风电利用小时数为1900小时,标杆上网电价为0.54元/kwh的情况下,风电运营收益率在17%以上,投资回报具备较好的收益水平。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利用小时数和标杆上网电价对内部收益率的影响均较大。
另外,从招标价来看,年初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导致风机招标价持续下行,下降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但9月份以来,风机招标价已企稳回升,10月份2.0MW机型招标价环比上涨150元/kw。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目前招标价水平下,除龙头金风科技具有较好的盈利水平以外,行业大部分企业均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基于此,我们认为招标价有望延续回暖势头,预计风机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在2019年下半年企稳回升。
从成本端来看,2016年以来,上游零部件企业受原材料价格大幅单边上涨的影响,盈利能力受到压制。塔架成本中占比较高的中厚板从2016年初的300美元/吨上涨至今年最高的700美元/吨左右,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同时向下游传导能力较弱导致大部分零部件企业过去一年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但今年年中以来,中厚板价格已从高位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目前报价在540美元/吨左右,预计后期中厚板价格有望延续下滑势头或维持低位震荡,上游零部件企业盈利能力有望企稳回升。
3.3. 投资建议:景气向上,重点推荐行业龙头公司
光伏:围绕低成本和高效化,重点推荐通威股份和隆基股份。短期看,年底前国内领跑者项目以及海外需求旺季将对产业链价格构成支撑,同时能源局会议所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意味着行业政策迎来拐点,年底前将迎来政策蜜月期;展望2019年,随着低成本多晶硅料陆续投产叠加一季度传统淡季,2019年Q1有望迎来需求与价格的拐点;中长期看,2019年及以后国内有望陆续实现平价上网,推动光伏装机持续超预期。综上,我们认为2019年有望迎来政策与需求拐点的共振。在平价上网的大背景下,围绕低成本和高效化,重点推荐通威股份和隆基股份。
风电:复苏势头延续,重点推荐金风科技和天顺风能。当前风电复苏已十分明显,同时随着补贴退坡节点的临近,2019年风电有望迎来抢装,装机有望达到30GW,复苏势头将延续。另外,风机招标价已企稳回升且零部件企业主要原材料价格已出现高位回落,预计2019年风机及零部件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提升。重点推荐风机龙头企业金风科技及塔架龙头企业天顺风能。
1
投资聚焦
回顾2018年,电力设备新能源指数及各子板块均跑输大盘。其中,新能源汽车受补贴退坡影响,各环节的盈利能力承压,锂电材料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降价,导致了市场信心的不足,年初至今子板块跌幅为38.03%;新能源发电各子板块光伏、风电、核电分别下跌35.29%、39.95%、32.15%,受到政策的影响较大;电力设备子板块,一次和二次设备的跌幅分别为33.67%和33.96%。
实际上,优质的细分板块和个股都出现了比较好的投资机会。新能源汽车逐渐聚焦于格局,优质的龙头公司也实现了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如新宙邦和当升科技,全年涨幅分别达21.47%和5.94%;电力设备板块,特高压的建设潮给相关公司带来了较大的业绩弹性,平高电气下半年至今涨幅达48.03%;光伏板块在上半年受到政策影响后已经跌到了比较合理的位置,相关公司如通威股份、隆基股份在4季度起已经表现出比较好的上涨态势。
展望2019年,我们认为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正逐步转好,同时内生的成长性将同时提振行业景气度。一方面,在技术进步下,新能源行业对于补贴的依赖正在降低,市场化的进程加速推进;另一方面,基建提速下电力设备迎来订单与交付高峰,产业和板块行情有望提升。
1.1. 政策依赖降低,行业向市场化发展
新能源产业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风电、光伏已经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反馈并成为全球新能源市场的领先者,电动车的全产业链也初具规模并进入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随着产业链逐步完备,技术进步与规模化正加速推进新能源行业脱离补贴依赖。从政策导向上,我们也看到了补贴退坡正在引导风电、光伏和新能源车等相关产业走向市场化发展。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看,政府对于新能源车的补贴从2013年开始且逐年降低,并且明确在2020年补贴退出。在政策倒逼之下,技术进步与车型升级趋势明显,引导产业加速向消费市过渡。全球化进程下,各路车企也纷纷瞄准中国市场,新车型持续推出刺激需求,未来行业对补贴政策的依赖程度将持续降低,消费者主导的市场近在眼前。
光伏行业经历了“531”新政后迎来政策底与市场底。但同时也可以看到,产业链价格的快速下跌加快了平价上网的步伐,叠加产业技术的进步,新能源发电行业对政策的依赖度将会逐年降低。
1.2. 板块迎来修复,聚焦优质龙头
进入18Q4,新能源板块迎来回暖。一方面,新能源车随着悲观政策预期的消化,以及中游盈利的回升,板块进入到布局良机;另一方面,新能源发电板块在前期大跌后估值回落至低位,加上近期政策利好频出,也迎来了比较好的投资机会。未来,行业发展将会是集中度提升的过程,投资重点将聚焦于各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
Copyright © 2002-2013 奇迹网页版私服 版权所有